对于三轴承结构电机中,驱动端的深沟球轴承,是电机的定位轴承,只起到轴向尺寸限位,而不承担径向的负荷作用,因而该轴承与轴承室的配合大多选择间隙配合,选用轻窄系列轴承。
当浮动端采用内外圈可分离的轴承时,对于两轴承结构电机,固定端选择在非驱动端;固定端与浮动端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内外盖之间均采用轴向无间隙配合。
当电机没有明确的定位端和浮动端时,两端一般均采用深沟球轴承,并按照限位轴承外圈与内盖卡死、与外盖轴向留有间隙的配合关系;或是两端轴承外圈与轴承外盖轴向无间隙、与内盖轴向留有间隙的配合。
然而详尽探究起来,简单的问题并不象表面上那么浅显,如何布局固定端或浮动端的问题常常使设计者面临两难的取舍困境。接下来,Ms.参就掰扯一二,谈谈如何规避电机热胀冷缩因素对电机机械性能的影响。
对于使用中的电机,应按照使用维护要求,定期对轴承系统进行维护,一方面在于轴承的性能,另一方面还在于轴承润滑情况,轴承系统的损坏同样会导致电机的振动问题。
对于基本系列电机,轴承系统的问题相对少一些,只要按照电机的使用维护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即可,而对于变频使用的电机,及低压大功率和高压电机,轴承系统的问题相对较多,解决起来也时很棘手。
从电机轴的特点分析,缘于电机本身的构架要求,轴承位、轴伸位、铁芯位、风扇位,以及绕线式转子电机集电环位,是比较关键的安装尺寸,又因为配合零部件的尺寸特点,不同的安装部位直径存在较大的差异,电机越大,绝对差异性也就越大。
大中型交流电动机运行中,转子轴电压一旦形成回路,就会产生轴电流,是一种典型的低电压大电流模式。轴与轴瓦之间采用油润滑,电机轴承是压在油膜上的。由于轴电压幅值较低,油膜的绝缘一般是不会被击穿的。
当电机轴承系统轴向尺寸不符合要求时,会导致电机运行时轴承发热或窜轴问题,对于轴承系统的轴向尺寸控制,由端盖轴承室长度及轴承内、外盖止口高度控制。
在此还要强调,轴承内外盖的止口问题。按照电机设计要求,轴承内外盖止口是控制轴承轴向定位及运行过程固定与浮动的关键,但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该尺寸控制比较粗略,因而容易造成电机轴的窜动,或轴承发热的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