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是电机可靠性的基础,电机的绝缘包括电磁线、引接线等导电材料本身的绝缘,也包括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绝缘纸、绝缘管、绝缘漆、云母带等增强性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性能指标,应与电机的温升控制水平相匹配。
对于大多数电机引接线相对较短,因而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固定,而对于一些低压大功率和高压电机,缘于电机引接线引出路径相对较远,而且过程经过机加工零部件的一些相对尖锐部位,可能会出现因电机运行过程的振动问题导致绝缘层损坏事实,为此,关键环节的固定及绝缘防护非常关键。
接线板结构的不合理性。如果接线板结构不合理,很可能会导致电机运行过程中连接部位的松动问题,引起引接线及绕组的发热问题。
转子的热不平衡转子有效部分的不均匀发热或不均匀冷却所引起的热不平衡会加剧转子的机械不平衡振动,且振动可随时间而增剧。汽轮发电机转子由于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故障或相绝缘厚度不均匀使各槽导体的温度不同;水冷转子绕组中,由于冷却水在各个并联支路中的分配不均匀等都会引起热不平衡。
特别是对于高压电机,电机的绕组部分,包括容易起电晕的绕组端部,特殊用途的电磁线、外包绝缘、必要的防晕措施及相对空间位置控制,都是以满足相间和对地绝缘的要求,但对于电机引接线,不同相之间、引线与地之间的绝缘电机只能靠其符合要求的绝缘护套来满足。
Un=电机的额定电压,以千伏计(线对线)此处的较低值适应于整个绕组测量时,而相测量时的较低值加倍,绝缘电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绕组的温度:所给出的较低值20摄氏度时有效,按照经验,温度每增加12摄氏度,绝缘电阻则降到一半。
考虑到电机装配以及客户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使用要求,电机的引接线长度必须留有一定的裕度,电机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振动,将对引线本身及连接部位造成不良影响,因而电机制造环节必须通过必要的固定约束引接线的自由运行。
扫膛故障的极限状态是气隙不均匀,即电机定子与转子不同轴,但还不至于造成定子与转子相擦,但是在电机带负载的情况下,则极有可能发生事实性的扫膛质量故障。
对于使用中的电机,应按照使用维护要求,定期对轴承系统进行维护,一方面在于轴承的性能,另一方面还在于轴承润滑情况,轴承系统的损坏同样会导致电机的振动问题。
这些安全性的基本要求,无论在电机的设计阶段还是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时都会出现一些随意性的处置,特别是不同电机厂家个性化的参数,造成了电机较大的质量隐患,由此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