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相起动:我们在本文的前面谈到单相异步电机的绕组包括一个工作绕组和一个起动绕组,起动绕组与工作绕组空间分布上相差电角度为90度,并在起动绕组中串接电容,在电机气隙中产生一个圆形的旋转磁场,这样即可产生较大的起动转矩,顺利使电机起动。
综合以上分析内容可以发现,当三相电机的供电压不平衡时,电机过载能力和效率水平下降的同时,绕组发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是电机产品技术条件中对电源电压不平度提出要求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电机的检查试验还是型式试验,都会经历电机起动过程,特别是对于电机功率较大、电网容量较小的情况,电机空载起动都会有较大的困难。试验过程如此,电机投入运行的过程也可想而知。
曾经有粉丝发问,为什么多速电机转子都是鼠笼型,这个问题非常好!变极电动机一般为鼠笼转子电机,是因为鼠笼转子的极对数能自动按照定子极对数的变化而调整,保证电机定子与转子有相同的极对数并产生平均的电磁转矩。相对而言,若要采用绕线式转子,要达到相同的极对数就不是那么容易。
缘于电机定转子铁芯齿、铁芯槽存在的客观性,绕组分布为非正弦波,以及电机磁路饱和程度的不均匀性,导致电机运行中高次谐波存在的必然性。
在电机的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保证电机气隙尽可能地均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但鉴于不同的电机厂家零部件加工质量水平的差异性,对于装配后电机的气隙控制水平良莠不齐,不时会出现因为气隙不均匀导致的低频电磁声乃至扫膛质量问题。
由以上公式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对于同一台三相异步电机,当将其按照三角形和星接两种不同的接线方式接线时,在额定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线电压与线电流呈负相关,但是对于相电压和相电流,则保持不变。
电机转轴是转子部分的核心零件,承载支撑转子铁芯,与轴承、端盖配合控制转子的轴向位置尺寸。转轴,轴承位、轴伸位和铁芯位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是加工过程控制的关键,轴承位和轴伸位一般采用磨削方式加工。
相对于其他设备,看似简单的电机产品包含了电能、磁能、热能、风能、动能等多种能量的转换。对于电机零部件,我们更习惯按照加工方式罗列,比如说机加工零部件、电工零部件等;如果从电机运行的功能归纳,我们基本可以归结为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
异步电机是电机的一个分支,运用范围较为广泛,更多的时候异步电机作为电动机运行,因而更多的时候人们将电动机称为电机。异步电机也被称为感应电机,从电磁关系分析,异步电机又和变压器比较相似,异步电机的定子相当于变压器的原线圈,而转子绕组相当于变压器的副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