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欧美市场贸易保护、国内市场应用不足等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经营困难等问题。为此,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6项措施支持光伏产业,其中新能源基金扩容、光伏度电补贴等备受市场关注。
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为国内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定调。此次会议的亮点是“重点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而具体的扶持措施包括: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会上提出六项解决措施,涉及光伏行业的发电量收购、补贴发放不到位、融资困难等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会议指出,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陆续出台扩内需的举措,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6月13日,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商会正在做积极准备,希望通过中欧双方业界的合作争取在两个月之内达成光伏双反和解方案,“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保住中国的光伏产品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因此,中欧光伏双反案真正的的谈判才刚开始。
为规避贸易壁垒,实现全球光伏产业优化分工,6月5日,英利与全球500强企业美国杜邦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1亿美元的协议,目的是借此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双方将在先进光伏材料、光伏电站建设、太阳能开发利用以及解决世界范围内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面对欧盟“双反”,光伏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据了解,多数光伏企业一致认为,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将成为光伏产业的“救命稻草”。
截止到6月30日,未达建设标准的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将被收回补贴资金,这项承载着推动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未来将何去何从?
项目参与者唐文晖同学表示:“如果将硅片的表面‘加绒’,阳光的利用率就会大大提高。”所谓的“绒”,在显微镜的放大下,其实是一个个金字塔形状,阳光照射在这样的四面椎体上,会多次反射,大大增加了光的吸收率。
此次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主要是针对晶硅太阳能领域。而对薄膜太阳能企业来讲,这却是全新的发展契机。日前有专家指出,薄膜太阳能将成主流发展方向,未来的光伏产业将走上薄膜化、柔性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