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从本国能源状况、电价补贴力度还是国家扶持政策方面来讲,日本光伏市场今年的蓬勃发展是毫无疑问的,这成了面临“双反”危机的中国光伏企业最为重要的救命稻草。可以说一季度甚至上半年,光伏企业得日本者得天下。
在欧美对国内光伏产业“双反”大棒追逼下,国内光伏企业一直探索着如何境外绕道求生存。最初是去中国台湾采购电池片避税,之后又到海外设立办事处,有的企业做起了运营商,在海外建设电站,还有的企业避开欧美在新兴市场找商机。
曾经给光伏行业带来荣耀与争议、兴奋与无奈的过渡性政策——金太阳工程即将走向生命的最后时刻,而如何完成现在已有项目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据悉,我国对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金太阳示范工程(下称“金太阳工程”)重心将有所调整,将由光伏发电价格补贴政策取代此前的“规模化项目的初始投资补贴”方式。
“在光伏大船上,嘈杂无序的状态将随着一批人的落水而改变,同时,由于船票昂贵,旅途艰辛,船下的人也不会贸然购票上船。”这是苗连生对当前光伏产业形势的判断。产品差异化、营销差异化、轻资产扩张和提高规模化经济效益,这是英利应对光伏寒冬的“绝招”,也是新产业形势下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停产容易去产能化难。欧盟“双反”的实施,倒逼着国内光伏企业找到了更多的新路。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症结是制造业供过于求,要想让中国光伏制造业走出困境,一方面要控制和消化产能;另一方面则是在保持和扩大海外市场的同时,启动国内市场需求。未来光伏产业将出现大规模的整合兼并,现有12家企业前景被市场看好。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正面临两大历史性的拐点:第一是从欧洲市场转向中美日市场;第二是从政府补贴逐渐转向平价上网。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今年以来多晶硅等产品价格一度有所回升,但未来不会有大幅上升。尽管2012年光伏行业陷入了低谷,但不少企业扩张产能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来。
目前,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处境尴尬,小型风电产业的地位与大风电和光伏产业规模无法比拟,“十二五规划”中的风电规划装机量中,装机量不涵盖小型风力发电机,这也是小风机发展得不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当整个中国光伏产业仍被寒冬笼罩时,追日电气正信心满满地奔赴一场与光伏春天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