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光伏产业遭遇欧洲“双反”之际,民营企业扎堆攀枝花掘金光伏太阳能市场有何得失?从个案中能否窥见光伏企业赢得国内市场所要突破的瓶颈?
在光伏产业链上,上游原料组件供应商错误地估高了光电的应用空间,大肆冒进。当海外双反,补贴锐减,国内市场容量狭窄,于是光伏产业一片哀鸿。
英利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光伏寒冬中找到了出路和方向。调整、培养销售市场的同时,内功的修炼让其充满斗志。
目前,33家光伏概念上市公司中,已有24家发布了2013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3家预增、6家预减、1家续盈、4家续亏、2家首亏、5家扭亏、3家略增。其中,精功科技净利润下滑幅度最高,为656.6%,而光电股份、中环股份等的业绩增长幅度则超过了100%。
为应对欧美双反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兴市场,以产品、市场多元化战略来规避、分担主流市场风险。中国企业就像闯入凌乱的后花园一样,进入到亚非拉这块荒草丛生然而生机勃勃的光伏市场。
目前的这个光伏增发预案,与其说是进入光伏产业,倒不如说是借壳给舒奇蒙光伏让背后的投资方顺利退出更为恰当。
由于预期将受到欧盟“双反”的影响,欧洲进口商为了避免高额的惩罚性税收而选择了与中国光伏产品供应商协议退运。这也导致了近月宁波口岸连续出现多批光伏产品的大额退货,有的单批退运金额甚至超过100万美元。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引发中国光伏产业的持久地震,记者就光伏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采访了英利绿色能源首席战略官王亦逾。英利在形势低迷的2012年产品出货量跃居世界第一。
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6项措施支持光伏产业,其中新能源基金扩容、光伏度电补贴等备受市场关注。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部署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六条措施。近日,中国能源研究院战略研究员段海峰撰文解析了国六条的亮点、国六条细则制定应注意的事项、国六条部分令人担心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