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中国光伏产业的狂飙突进,造成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光伏的产业困局,很大程度上是国内众多企业盲目投资,过度扩充产能带来的必然结果。
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推进光伏产业发展,下半年全球光伏发电需求较上半年会增加33%,韩国相关企业也将获得更多机会。
7月2日,全省最大光伏电站——偃师市产业集聚区30兆瓦金太阳示范工程并网发电,给洛阳光伏产业带来一缕“阳光”,也让我们获得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洛阳光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借此来形容我国政府和光伏产业间的关系,应该是再恰当不过。
面对欧盟一意孤行对中国光伏进行“双反”调查,让原本在国内就面临生存困境的光伏产业雪上加霜,为了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公布财税新政将力挺光伏企业“过冬”,光伏板块也略有升温。
针对6日欧盟提出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许崇庆表示,对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国内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要深刻反思,通过宏观指导梳理规范光伏产业,实现有序健康发展。
7月5日,因筹划非公开发行而从5月底停牌的松辽汽车,推出了定向增发方案。公司拟以不低于6.03元/股向包括第一大股东下属全资子公司亦庄资本在内的不超过十家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78亿股,用以向光伏产业转型。
国家对于光伏产业发展的态度和方向终于明确,并落于纸面。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光伏电池制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
2012年出台的针对光伏的扶持政策俗称“国五条”,今年6月份升级到“国六条”;本周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到七条,业界称为“国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