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不平衡的乌云已笼罩光伏产业整整一年,那么在新的2013年里,太阳能产业发展又会是怎样呢?以下是十大预测。
中国光伏的困境,既是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地方政府削减财政补贴,导致安装量增长下降,市场萎缩,另外则是中国光伏产业增长失速,几年之内涌现出数百家企业,泡沫严重,进而大打价格战,导致利润严重下降,纷纷陷入亏损倒闭怪圈。
2012年,全球逾百家太阳能制造商退出市场,存留下来的企业地位将愈来愈巩固,实力也愈来愈强。目前,行业库存水平远高于市场需求,优胜劣汰机制将愈演愈烈。不过,最终结果将有益于整个太阳能行业的健康。
站在2012年的最后一天回顾中国光伏一年的经历,无数伤痛历历在目。既然低迷之势在今年已无法逆转,那我们把期望放在即将踏入的2013。我们建议规范市场和扩大国内应用市场,助产业走出困境,行业上下必须统一认识,切实提升光伏产业的战略地位。
2012年光伏产业的颓势已无法逆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2013年中国光伏将进入一个深度的产业调整期。淘汰一批产能低效,成本较高的光伏企业,对于整体的产能水平可能会裁减。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但由于近来全球市场行情下行、国际双反围堵、国内市场迟迟打不开以及产业自身问题等,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光伏组件的海外买家在资金链上存在系统性风险。
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中国光伏产业的病源是产能与需求的严重不对等,想通过增加装机量来消化产能,进而促使企业走向正轨的可能性很小,这也是为何光伏产业持久低迷的原因。进,无大去路,退,则政府企业不愿面对,只能最大限度地给企业补充养料。
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病倒了,寻医把脉得出两种病因,开出应用市场的良药。
若将2012年定位为中国光伏企业的灾难年,那么也可将其定位为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元年。特别是岁末各类新政集中落地为国内市场辟道,似乎光伏产业新的“春天”已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