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租车5年内将全部改为纯电动出租车。”近日,一则从某论坛传出的消息引发坊间热议。尽管深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事后表示,5年内全部转换的说法不准确,但“用电动车取代传统燃油车是大趋势”。
今年10月,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开发出了两款新型救灾机器人,并拟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投入使用。11月底,日本东芝公司也发布了一款四足机器人“福岛探索者”。这款机器人同样将被用于探索福岛第一核电站,以检测其放射性物质的残留影响。
新能源汽车虽好,但是我们知道能真正进入老百姓家的几乎没有,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亮相的部分新能源车正在寻找契机,加速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个消息对应该是一个好的讯号。
“在我看来,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这就是中国现有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直接实现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如果电动汽车要普及推广,还是需要从低速做起。”新能源汽车专家周鹤良在中国新能源电动车高峰论坛上表示,现阶段,低速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有其现实的需要和合理性,有关部门应给低速电动汽车松松绑。
2012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2012)将于2013年1月10日-14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作为此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型电动汽车技术国际创新论”将于10日下午召开。
日前工信部对初步确定的“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予以公示。工信部人士表示,此次支持项目与以前支持项目的最大区别,在于重视联合申报、联合研发。
河南新乡电动出租汽车试行一年,但昨日发现河南新乡市出租车司机刘艳杰开着自己的纯电动出租车驶入该市振中路与文岩路交叉口的电动汽车换电站更换电池。在他的车后,共有十几辆电动出租车在排队等候。换电站外,一辆“移动式快速换电车”,也在为进站换电的出租车更换电池。可见,换电网络的建设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最主要问题。
在刚落幕的广州车展上,新能源车的“曝光率”又达到了一个高点。随着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私人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渐近成熟,各大车企看到了在新能源车领域“创收”的潜力。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相关部门透露,在全国25个新能源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国家正在研讨扩大试点范围,包括公共服务领域和私人购买领域的试点都有增加的可能,新政预计明年年中出台。
为了推广公共电动汽车,鼓励大家绿色出行,我国采用“租凭”方式,在相关大城市试点运行起来。。但是,自行车毕竟移动范围有限,于是国外又出现了一个同样绿色环保,但是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公共电动汽车。
作为比亚迪集团董事局主席及总裁,王传福1995年创办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在前进的道路中,犯过错误,走过弯路,但王传福的目标一直都没变:将汽车技术和电池技术两大平台整合,提出整合利用新能源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