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日前指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隐患在于电池,在受到撞击之后电池会变形、起火甚至爆炸,这对汽车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中心目前也正在考虑制定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安全标准。”但他并没有透露具体的出台时间。
我国在静电纺丝法制备动力锂电池隔膜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动力锂离子电池三大关键材料电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均实现了国产化。这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1月12日消息,目前深圳公交行业已累计投入运营的新能源汽车2350辆,开通新能源公交线路136条,各类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达1.9亿公里,初步形成了新能源公交服务网络。深圳在新能源车辆使用方面已经走在全国甚至世界前列,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最大的城市。
“京沪两地对新能源私人购车标准出台细则,将带动全国25个新能源试点城市的政策细化。”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上海市对纯电动车已经开始发放牌照,指标为每年2万个。近日,北京也开始向公众征求新能源购车意见,预计年底出台。京沪两地已经做好了带头的作用,新能源汽车是否能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还有待考察。
11月11日,2012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开幕,尽管是分论坛,太阳能论坛却吸引了大量企业界人士参与,共商脱困之计。
电动车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和弯道超车的机会。
选方向对电动汽车行业来说是很重要的。电动汽车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鼓励政策的“座上宾”,但在市场化之路上虽然各方力量不断努力,却没找到正确方向,因此陷入到矛盾的泥淖中——方向不对,越努力越失意。由此可见,找准方向,才是电动车市场化的头等大事。
从总体上看,社会给了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加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普及。
近日,在清远市区2辆崭新的大型LNG(即液化天然气)新能源公交车正投入试运行,新能源汽车的到来,也引起市民的关注。
11月5日,据新浪微博名为“和海一样的新能源”在其微博中表示,他已递交了北京市第一个私人分布式光伏屋顶发电并网申请。这一事件引业内人士强烈关注,大多数网友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