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产业历经了从快速发展到繁荣,再到低迷的阶段。可谓大起大落,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5月16日,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欧姆龙携划时代的SYSMAC NJ系列机器控制器,工业级光伏并网逆变器及能源可视化等尖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及成功案例高调亮相2012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此举意味着欧姆龙将全面进军快速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
5月14日,由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IHSiSuppli和Semi联合主办的“世界光伏产业峰会2012暨新兴市场新项目投资交流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会议期间,来自NEA的合伙人PMPai为大家解读了全球光伏市场现状,并给予经验分享和发展建议,他十分看好光伏未来的前景。
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8个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规模以上的LED投资项目,去年一年猛增近80%;光伏产业更是遍地开花,1/3的中小光伏企业基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有的还未见盈利就被淘汰出局。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盲目投资,“虚火”已现。业内专家表示,要解决各地政府主导的盲目发展、重复投资等共性问题,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向健康轨道。
在今年4月初,缺失政府的扶持,难免有些光伏企业担忧其未来的发展。但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共作了19处修改,将“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修改为“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一句话的修改,凝结着我国政府对清洁能源发展的关怀和各方的高度关注。
回顾一下光伏产业,“热火朝天”似乎犹在眼前。去年之前,光伏产业被笼罩上了各种光环,从产业本身来讲,这非不可承受之重,但在资本与各地政府的倍加宠爱之后,有些找不着北了。有关数据显示,至今中国已涌现出100多个光伏产业基地,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目前国内LED产业,面临类似前些时候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动荡:曾经风光一时但产能严重过剩,国际市场的萎缩导致产业瞬间进入寒冬。这两年全国有过百城市把LED列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珠三角多数地区也在大力发展,并着手建设多个LED产业基地。
,“三头在外”的光伏产业并非是佛山“投资走在市场的前面”的唯一案例,当8成照明企业集体转型之后,LED也成为一个投资需求透支的典型,如今正备受订单下滑的煎熬。金融危机下的4万亿政策刺激一度成为行业自救的兴奋剂,当热潮在2011年退却后,是否还有更多的“过剩”行业在“裸奔”?
亚玛顿既非光伏玻璃原片生产商,也非光伏电池制造商,其扮演的角色是将光伏玻璃原片进行镀膜处理,以降低其反射损失,提高后续的光电转化效率。换言之,亚玛顿的发展需指望下游的光伏电池组件厂家,而光伏电池组件才是光伏电池的核心。在亚玛顿的整个业务进程中,无锡尚德、韩华新能源、阿特斯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年,国内光伏组件产量达到13GW(1GW=10亿瓦特),占全球产能的47.8%。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掌握了包括太阳能电池制造、多晶硅生产等关键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的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并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具备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