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欧洲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让整个行业迅速进入了冰冻期,光伏产业内部积聚的产能过剩矛盾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靠政策扶持起来的行业已经负债累累,大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小企业,则丢盔弃甲择路而逃了。
随着美国和欧洲双反调查的接连到来,风光了近十年的中国光伏产业陷入低迷,那些分布在全国各地难以统计的“太阳园”、“光伏基地”,陷入尴尬的境地。光伏产业的前景很明朗,但眼下很迷茫,中国的光伏淘金者和地方政府都需趁此机会静下来反思自己。
在欧美市场持续低迷、“双反”调查缠身的的背景下,我省光伏产业陷入寒冬。但是基于对光伏产业未来前景的乐观判断,河北省信贷对光伏产业一直“不离不弃”。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表示,作为光伏行业领军企业,英利看好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下一步将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积极推动金太阳工程、分布式发电的实施、加大电站建设力度,迎接光伏发展春天。同时英利愿与广大致力于推动中国光伏产业进程的广大企业一道,通过持续地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不断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共同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平价化时代。
美国政府也已经开出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如税收抵免、贷款担保、鼓励太阳能制造业发展的研究等。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政府扶持光伏产业的思路当得到厘清,简单的资金注入与政策放行只会让供大于求痼疾积重难返,而只有大力引导技术创新与积极拓展国内消费市场才是光伏产业凤凰涅槃的根本出路。
大家一致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和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面临行业调整整合重要关口,应先从自身找原因。
报道透露的信息有两个亮点。第一个亮点,光伏电站将接入电网。第二个亮点是“进一步拓展光伏企业的国内市场”。笔者以为这两个新的思路非常重要,说明中国光伏产业将改变过去错误的发展思路,按照产业的发展规律,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型新兴产业。
光伏产业的2012比人们预期来的更早也更猛烈,中国光伏企业现在普遍面临:债务庞大、持续亏损、高管纷纷出走、停产裁员、美欧双反……现在光伏人们正四处寻找诺亚方舟的船票。
回顾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泡沫之前政府的偏向性政策,还是泡沫之后政府的国有化救赎,中国光伏企业和政府之间始终牵扯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这确令西方人有理由对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