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础材料,国内多晶硅产业正在经历着最为严重的,来自美、韩、欧三方的联动打压,虽然2013年一季度价格持续温和上涨,但也难掩危局。一则是我国对外多晶硅“双反”初裁一再延后,二则是低于预期的光伏发电并网政策。目前进口多晶硅成量增价跌态势,未来形势十分严峻。
SMA Solar Technology在光伏产业的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减。SMA Solar声称,2012年占光伏逆变器市场25%的市场份额是基于该公司的全球安装量达31GW的预计,相当于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达7.75GW。
我们的光伏产业把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各顶级企业的资本支出、吉瓦级产能和数十亿美元的年利润,却忽视了最关键的衡量标准——研发支出。
产业空心化才是导致我国光伏产业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而这一根源性问题却长期被忽视。
预计2013年6月中旬,光伏组件开始涨价,7月光伏工厂开始全面缩水,10月份是光伏产业在本世纪前20年最后的疯狂
无锡尚德的倒下只是光伏产业破产整合的开始,未来还将会有大批企业紧随其后,那么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呢?
2012年的中国光伏产业几乎都在亏损、减员、倒闭中挣扎,然而我省(河北省)光伏产业巨头晶龙集团却突破困境,其销售收入达195亿元,上缴税金2.48亿元,晶龙集团公司和集团控股公司实现净利润1.68亿元,这个成绩是其它光伏企业不敢想象的。
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困局,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有投资者反映,光伏产业个股向日葵近期大宗交易十分诡异,那么其背后有怎么样的隐情呢?
光伏产能并不会随着企业重组发生根本转变,地方政府会竭尽全力变相保留当地企业的运营能力,这显然对中国光伏产业形成了巨大威胁。在地方政府眼里,行业远没有税收、就业重要,中央高层对光伏产业的态度定会与地方政府相悖。因此,出台强制性的措施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