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201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峰会上透露,有关部门最近正在研究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示范试点的工作方案,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进程。
在我国汽车产销增速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热潮,再次被点燃。各种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优惠政策也密集地出现在各个地方政府的政策中。
在中国新能源车投资热潮逐渐高涨的当口,中国民营企业万向集团收购世界著名电池制造商美国A123公司一事,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广东省政府网站转发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省政府同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相关实施意见。当中提出,珠三角地区更新或新增公交车要采用新能源汽车;用10年左右时间将广东建设成为居国际前列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广东省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广东建设成为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均达到国际前列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尚在摸索阶段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离真正的产业化尚有一定距离,这似乎成了公认的事实。而这也是新能源汽车下一步发展的命门。如何才能迈向真正的产业化?如何找到最适合新能源汽车的模式?近日,在2012中国(杭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展览会现场,比亚迪的展位上聚集了众多观众。比亚迪推出的针对个人用户、出租车行业和公交车行业的几款新能源汽车,都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也展示了杭州电动汽车模式的成功之处。
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前已超过3050辆,居全国之首,深圳市长许勤透露,今年计划投入新的电动汽车将在2000辆到3000辆。与此同时,今年深圳还在研究出台诸如停车费减免、电费补贴、上路优先权以及对传统燃油汽车按排量征收排污费等疏堵政策,进一步加大鼓励深圳市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力度,减少和限制对传统燃油车的消费依赖。
7月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这一规定不仅扼住了低速电动车发展的命脉,也表明了政府坚决不扶持低速电动车的决心。
按照比亚迪相关人士的说法,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将在2013年底之前,在海外经历一个示范运行的周期,2013年底到2014年将成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拐点,届时深圳产新能源汽车将大规模进入海外市场。
佛山未能入选新能源车试点城市,因此以前很少有新能源车被引入佛山销售。今年以来,厂家纷纷推出旗下的新能源车型,多款新能源车型、节能车型相继在佛山开卖,如全球首款量产增程式电动汽车雪佛兰沃蓝达抢滩登陆佛山;豪华品牌雷克萨斯也玩起了混合动力,力推CT200h;就连改款后的中级车凯美瑞也以混合动力作为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