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的新宠,国内巨大的市场让国外厂家也十分垂涎,德国、美国先后与我国接触,希望能够在电动汽车上有所进展,国内也开始起草电动车市场准入政策,提议给非汽车生产商发放两到三张专门的电动车生产牌照,但依然有些地区没有及时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脚步。
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总体形势虽有所好转,但仍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不容盲目乐观,总体来说,目前光伏制造业亏损状况未有根本性改变,从长期角度看,行业仍面临深度调整。
比亚迪建造世界级电池工厂,无非是为了给自家新能源汽车铺路,德国总理默克尔亲自来中国,并最终成功推动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的正式启动。这意味着未来比亚迪等中国电动车品牌,将与宝马、奥迪等德国汽车品牌使用相同的充电设施。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已经很乐观,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比起国外汽车宝马、特斯拉等,比亚迪也终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叫板的能力,小编相信,在环保节能的当代,在政府支持和群众需求的双重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只会越走越宽。
全球范围看,储能最大的两个需求,最早源于电力辅助服务,目前最大的需求是分布式光伏。美国、欧洲、日本分布式的发展,带动了储能发来展。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比例越高,必然会带来电网调度调节困难,需要配合储能缓解电网调度压力,支持电网上新能源。
目前,从综合性能来看,永磁同步电机最具优势,更能代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方向。业内专家预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从2013年的1.8万辆左右增长到20万辆左右,上游的电机产业链也会迎来爆发性增长。
过去几十年研究的光催化材料只能利用占太阳光总能量4%的紫外光,使太阳能制氢的广泛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由于国家和企业的努力,尤其是政府政策的刺激,国内光伏市场的装机容量呈现大规模增长的态势。
在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并存的当代,汽车电子行业接下来的主题必定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市场需求正在缓缓打开,而政府也在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却出现了“一千种电动汽车就有一千种充电模式”的情况,小编认为,早日建立行业标准,是新能源汽车结束割据混战,打开局面的突破口。
目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没有统一收费机构,而企业间的对接给收费带来一定的风险。缺乏政策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大多人会对分布式光伏未来收益率稳定性持怀疑态度。
2014年的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主角,更因受益于国家的利好政策,尤其引人关注。以下是本周大比特商务网汽车电子行业要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