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访多家大型家电卖场了解到,尽管新的节能补贴政策已经出台了一个月,但市场反应却是不温不火,卖场里也没刻意大张旗鼓的宣传.
新一轮家电刺激政策——“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已于上月起正式实施,据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徐东生介绍,此次政策实行“评审制”,产品的入围评审还将根据行业状况组织若干次,首批未入围的产品在通过准备后,还可以参加下一批次产品评审。
从7月1日起,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和微型计算机等5类产品生产者和进口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将被征收废旧基金,标准从7元/台到13元/台不等。对海尔、美的、格力、长虹等生产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每年将上缴过亿元的回收处理费。
热水器市场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直价格相对坚挺的电热水器由于无缘近期开始实施的家电节能补贴,已明显失去竞争力,无奈祭出价格战杀手锏。
被看作是一场正能量的、及时雨性的节能家电补贴政策连日来见诸报端的均是市场热度不够、部分企业推广缓慢等现象。
随着国家新一轮节能家电补贴全面实施,在端午小长假期间,沪上卖场纷纷打出“节能补贴”和“假日优惠”双重促销牌,拉动了一些客流。但是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近一个月来,节能家电价格偏高,区区几百元补贴犹如杯水车薪。
智能家电究竟智能在哪里,如何界定,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一直是一头雾水,业内也没有权威的定义。不过,7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的《智能家用电器智能化技术通则》,将给予家电智能化等级评定。
就记者实地采访北京若干电器卖场的情况而言,现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家电呈现日资、韩资、国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媒体曾分析,目前创维、长虹、TCL、海信、康佳、海尔等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总和已经占去国内市场的半数以上,外资份额中三星、LG等韩资品牌牢牢占据优势地位。
这是日前长虹空调向国内所有中外同行发出的呼声。作为全球家庭能耗大户的空调,其节能水平的提升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在长虹等空调大企业推动下,能效技术创新也经历耗电量从10度、1度向0.1度的持续降低,节能水平显著提升。
“与传统家电品牌相对集中不同,空气能热水器仍处在培育期,行业较为分散,而节能补贴政策只对龙头企业形成利好,行业内400余家企业将有一半面临洗牌重压。”昨日(6月34日),中国热泵产业联盟副理事长赵密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便是入围的31家空气能企业,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面对国家相关部门严苛的节能补贴资金清算规则,赵密升判断,有约一半的入围企业想要获得补贴资金仍存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