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是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关键技术,它可使风电和光伏成为更加稳定的电源.目前国内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出现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的核心瓶颈在于储能系统。而国内关于储能技术,主要存在磷酸铁锂电池与钠硫电池 ...
2011年,受国际市场以及来自欧美“双反”的影响,中国光伏产业遭遇了残酷的寒冬。
由于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持续下滑,很多小型太阳能光伏企业已经被迫关闭,促使大批投资者远离这个产业,自2011年初中国在美上市太阳能企业股价已经下跌超过85%。Huntington EcoLogical Strategy ETF组合经理Brian Salerno告诉路透社:“作为一个产业,太阳能光伏将继续增长。但是,我认为大多数时间都是不盈利的繁荣。”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针对照明、太阳能和能量存储等应用从事无机印刷和柔性半导体开发的新创公司NthDegree Technologies Worldwide Inc.宣布,已经和美国太空总署(NASA)签署一项合约,将共同开发“轻质、低功耗”(low mass,low power)光源。
新价值的选择在近期备受争议和压力。新进的阳光电源主营光伏逆变器,下游面向光伏电站,尽管面临的市场境况区别于太阳能硅片、组件,但各方还是对光伏 “躲避不及”。新价值系此番不知能否押对宝?
今年以来,受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多重因素影响,光伏行业的寒冬持续蔓延。根据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在美上市的10家光伏企业全部报亏,其中行业龙头企业赛维、尚德等都出现巨额亏损且负债率居高不下。李玲表示,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跳水加之一系列太阳能行业企业IPO的搁浅使VC/PE退出面临阻碍,进而令投资者对太阳能行业更加谨慎。
“现在已经到了最紧急的时刻,奉劝各光伏老板丢掉幻想,假如没有真正的竞争力,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持目前的亏损,那就不要再硬撑了,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整个行业已经烂得不像话了。”8月10日,皇明集团创始人、“能源疯子”黄鸣再一次出现在全国媒体面前。他细节性地披露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两大潜规则,“致命支架”和电热带隐患导致的“火烧连营”,并炮轰现行的国家标准存在诸多漏洞,呼吁出台强制性安全标准(下简称强安标)。
浙江省发改委日前印发了“十二五”及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拓展太阳能多元化利用,积极申报国家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
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近日确认已经开始考虑同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合作建设一个1,000MW的太阳能光伏项目。古吉拉特邦预计该项目每MW可能会耗资8-9千万卢比,因此1,000MW的光伏项目可能会耗资800-900亿卢比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