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市场经济的影响,光伏企业接二连三的传来倒闭的消息。八月底,无力偿债的德国太阳能企业Sovello宣布,将停止所有旗下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线。几乎所有职员将停止工作。据说投资者将会很难寻找到。
近期以来,大量的报道将皇明太阳能推到了风口浪尖。记者发现,皇明太阳能自成立起,16年的发展道路就像一部戏剧一样。这其中充满了快乐、纠结,如今“这部戏剧”已到了最关键的抉择时期,皇明太阳能的彷徨也折射了光伏行业的无奈和没落。
作为全国首批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天津在技术领域和投资模式方面积极创新,推广绿色照明。在静海县的LED太阳能节能环保灯,其所放出的电能是由白天所吸附的太阳能转化而成,目前,静海县的五十二个村以及许多的新建道路都推广此种路灯。
继针对美韩多晶硅的反倾销调查正式立案之后,中国商务部上周五又受理了国内四家大型太阳能光伏企业提交的要求对欧盟多晶硅实行“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申请,预计还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决定是否立案。
“美国的大门已经关闭了,如果欧盟再实施‘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将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业的灭顶之灾。”8月20日,刚刚回国的力诺光伏集团欧洲市场销售经理路明急迫而又无奈地告诉山东商报记者,年初至今,中国输欧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一成多,但同时,欧洲各国政府补贴也在下降,光伏生产原料价格也在降,“欧盟只看到了降价的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路明介绍,目前包括力诺光伏在内的中国光伏企业已经组团聘请相关律师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近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较完整的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在太阳能光伏制造领域,中国已经位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在应用端,2011年中国市场规模达到2.7GW,预计2012年达到5G~7GW。SEMI预测,到2015年中国光伏装机总量可达25GW。
近日,全球多晶硅巨头挪威REC Wafer公司的破产,为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前景再添阴霾。而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更是从去年以来在海外不断遭遇“反倾销”调查,我们必须以当前太阳能光伏产业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严峻危机为重大的调整契机,彻底转变原有的市场观念,树立起科学市场观。
据台湾媒体报道,为协助氛围不佳,获利皆困难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台湾经济部加速研拟太阳光电海外抢单行动计划,协助太阳能光伏产业到海外市场攻城掠地,国发基金也将祭出百亿元,协助争取或承接海外采购标案,从而进行整厂输出。
如今,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也恰似驶入了“历史三峡”。尽管过去3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有所缓解,但是,我国依然是一个光伏应用的“小国”,95%以上的终端产品要靠出口,市场风险犹如一块暗礁威胁着中国光伏产业这艘航船。
据国外媒体报导,世界银行私募融资机构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可能向Green Infra Ltd.提供5000万美元贷款,用于在印度建造据国外媒体报导,世界银行私募融资机构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可能向Green Infra Ltd.提供5000万美元贷款,用于在印度建造两座薄膜太阳能光伏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