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对此事非常重视。”有知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如果欧盟决定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立案,商务部将派出专门小组去欧盟应诉。
来自欧盟的双反调查威胁,或许会成为压垮困境中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作为中国光伏业的主力军,在A股上市的近70家涉光企业,以及十多家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中概股,继交出一份惨淡的中报之后,更面临着严峻的年报业绩考验。
德国总理默克尔上周的“灭火”表态,未能打消欧盟对华太阳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立案的念头。
因应严峻出口情势、并改变未来出口模式,台湾经济部推动“整厂整案输出计划”,一方面协调国发基金,新增对机器设备输出融资100亿元(新台币,下同),另提拨百亿元办理“绿能与产业设备输出贷款”,协助太阳能光电、LED业者赴海外盖电厂、抢标案。
德国和欧盟方面需要真正与中国协商的是,如果没有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德国和欧盟到底有多大的承受能力。
近日,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正泰太阳能”)总裁仇展炜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下游光伏发电项目带动下,该公司上半年光伏组件销售量增长64%;预计全年有望实现销售同比增长80%,利润同比增长50%。
8月31日,欧盟已经向中国驻欧盟使团发出照会,确认将对中国企业出口欧洲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本报从一位长期代理中国企业反倾销案件的律师处获得的最新独家消息。
近期,多晶硅价格一直处近于下滑通道,虽然较前段时间的大幅下降相比,下降幅度开始放缓,但仍没有改变多晶硅价格探底的态势,目前多晶硅的报价已低至16万元/吨。作为原材料的多晶硅占据着整个太阳能电池板总成本的1/4,其价格高低直接影响着电池板、组件等产品。
据港媒报道,正当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处于最黑暗的低潮时期,中国政府释出了连串利好该行业政策。另外,中欧光伏贸易战和解露出曙光,最后会以谈判代替诉讼,再加上中国商务部裁定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违反WTO规定,上述消息可望为行业带来绝地大反弹的机会。
尽管太阳能热水器支架不稳、漏水漏电、耐寒性差等“致命伤”都是其进入家庭的瓶颈,但随着家电下乡等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近年来这一产业的发展还是呈现出“生龙活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