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反倾销大棒一挥,中国的光伏市场可谓是水深火热,这到底是光伏行业走向健康之路的转型阵痛还是销声匿迹的前的临死挣扎呢,命运还是握在光企自己的手中。
昨日下午,中国商务部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与欧盟贸易总司司长德马迪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就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反倾销案进行磋商。在近三小时的商谈结束后,崇泉表示:“我和德马迪进行了非常坦诚的会晤。双方都认为,尽最大努力避免贸易战的发生,这是我们达成的共识。”
受“钓鱼岛事件”影响,船舶制造及航天军工板块本周集体飙升。航天军工股代表北方导航周涨幅达到37.42%;船舶制造股代表舜天船舶周涨幅达到18.72%。《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本周发布,沉寂多时的光伏股成功实现逆袭。龙头股精功科技周涨幅高达21.51%,但光伏股内部分化比较严重。
“现在最根本的问题不是产量过剩,也不是‘双反’的影响,根源在于用行政手段参与市场太多,过多干预市场。”一位光伏企业高层人士表示,“产能过剩是任何产业的必经阶段,但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各种考虑,影响了市场正常的优胜劣汰。”
近年来,全球各国对可再生新能源的投入可谓空前,太阳能作为可再生新能源之一,在各方政策扶持及市场的推动下,市场成长猛飞。自然也引来众多企业的看好。而领先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ItronInc自然也不例外。
毫无疑问,现在正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寒冬。今年的9月6日,是中国光伏业历史上最受伤的一天,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立案了。
虽然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正面对着欧盟“双反”调查,可谓是形势不佳,但国内各太阳能光伏龙头却是对未来国内形势一片看好。
欧美反倾销相继而来,国内市场短期内大规模启动乏力,造成光伏行业陷入“内忧外患”的逆境之中,外界对于太阳能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犹如“雾里看花”。
9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2015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100万千瓦(21GW)以上。而2011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360万千瓦,这意味着,在未来不足4年的时间里,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扩大6倍。
欧美对华的光伏反倾销,硬实让光伏的寒冬来临,但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在企业预算软约束下价格机制不再发挥作用:因为地方政府的各种隐性兜底,尽管光伏产业已经是全行业亏损,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却没有一家企业倒闭,甚至还出现了政府财政为企业埋单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