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近两年的调整,美国光伏市场已现复苏态势,国内的光伏企业盈利也已趋于好转,展望可预见的未来,行业供需又是怎样的呢?
光伏产业的技术革新已经远超市场预期,随着高效率单晶硅的应用,行业内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已经达到0.7~0.8元,加上政府补贴,与0.4元附近的传统能源度电成本差距已是不断缩小。
自2011年下半年起,在光伏行业的调整浪潮中,欧洲需求的下降,国内产能过剩的叠加,光伏行业用进入“寒冬”来形容毫不为过。
金融危机的后续效应对光伏行业影响是致命的,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压制的需求启动,光伏行业进入了新的一轮景气期,但这一景气期却因欧债危机爆发导致的各国财政补贴削减而戛然而止。
近一时期,随着光伏行业外部环境逐渐趋于缓和,内部光伏政策日益明确,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热潮。
刘汉元认为,在我国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增长乏力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不仅将推动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还将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国家工信部官方网站昨日发布消息称,工信部已经组织起草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下称《条件》)来改变中国光伏产业的混乱发展局面。
2013年8月,协鑫新能源业务又取得新的进展,其在江苏阜宁建设的第一期3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喜获江苏省发改委的核准。
行业分析师认为“行业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二季度开始进入旺季,三四季度政策明朗,国内光伏市场启动,供需逐步恢复平衡。
经过“十一五”的狂飙突进,光伏行业正迎来艰难的调整时期。内外交困的双重危机,让国内光伏企业面临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