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LED照明行业的不断发展成熟,行业开始抛离价格战而进入到产品质量、技术、专利方面的竞争,为了帮助LED照明企业实现产品质量的飞跃进步,了解最新行业技术,打造更有创意的智能照明产品,2018年4月20日,大比特将在中山市古镇国贸大酒店继续举办“第26届(中山)LED照明驱动暨智能照明技术研讨会”。
在芯片、封装端不断节约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下游的照明终端则在新的领域展开了新的竞争,不仅企业运营上要开启品牌竞争,新兴的众多细分照明领域也成为众多企业的布局方向之一。
就芯片和封装端而言,近两年来LED芯片厂商一直持续扩产,新的产能有望在年内爆发,与此同时,CSP技术在2017年底也因为汽车照明领域“久旱逢春”,对此封装企业更多的是持有观望态度,然而随着LED行业整体的发展,芯片和封装端却出现了越来越多“合二为一”的例子。
中山是中国最大的灯饰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特别是中山古镇镇更是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而随着国家目前大力扶植特色小镇的发展,中山古镇的夜游经济、景观照明等产业有望获得大力发展。但中山仅有少数企业在专利申请、技术革新和组建实验室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中山灯饰产业正经历由数量向质
3月22日,特朗普依据“301调查”结果,签署总统备忘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电解电容作为LED驱动的重要部件,在过去的一年中持续涨价,缺货情况一直得不到缓解,这对原本就处在激烈竞争中的LED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成本压力,在行业竞争压力与成本压力的双重夹击之下,LED驱动去电容方案开始火热起来。
在2016年中,由于金、银、铜等原材料的价格持续攀高,导致LED器件的核心部件成本提高,同时下游终端应用需求暴涨,LED芯片供不应求,开始纷纷涨价,但这一趋势到了2017年底,三安光电、华灿光电陆续降低部分IC价格,那时候业内推测芯片涨价潮有望结束,但事实如今看来并非如此。
3月21日,美国环保局(EPA)发布通告, Citizen Electronics Laboratory (Fujiyoshidashi, Japan)实验室的能源之星测试资质被暂停,从即日起,Citizen Electronics Laboratory实验室的测试数据将不被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认可,加上此前数据造假事件,不得不让人担心,这家LED行业的COB大王,是否会跌入低谷?
随着全球范围内白炽灯被LED取代,应用在LED上的调光技术也逐渐被众多企业所重视,与此同时,智能照明结合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持续升温,智能照明驱动IC也被炒的如火如荼,这也直接推进了具备智能控制功能的LED驱动IC的创新与发展。
智能音箱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让智能照明的普及变得更加清晰可见,全球各大照明企业和科技公司都纷纷抢先布局,这对其中的传感器、云服务和大数据技术都有了新的要求。而各大企业为了保持在智能照明技术上的优势,专利保护意识在业内更加明确,专利之争开始成为各大企业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