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附加装置同轴度控制不好,对电机性能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2020-10-29 15:13:15 来源:电机技术日参
【大比特导读】对于绕线式转子电机,一种结构是集电环在非驱动端轴承以外,即在电机轴向末端,另一种结构是集电环在非驱动端轴承以里,被安放在一个深端盖内。
对于电动机产品,轴承系统、定子部分、转子部分同轴度要求甚为关键,对于除此以外别的附加装置的电机产品,相关部分的同轴度控制要求依然重要,如绕线式风扇系统、电机集电环系统、带编码器超速开关等其他附加装置系统。
该类附加装置的同轴度大多与电机关联零部件的性能直接相关,只有把相关的尺寸控制到位,才能保证独立系统的同轴度要求。
01集电环系统同轴控制要求
对于绕线式转子电机,一种结构是集电环在非驱动端轴承以外,即在电机轴向末端,另一种结构是集电环在非驱动端轴承以里,被安放在一个深端盖内。但无论哪种结构,都存在同轴问题,否则会因为不同轴问题出现集电环跳动问题,导致电气质量问题;为了解决好该问题,集电环环面外圆直径与轴孔的同轴要求必须控制好,另一方面,集电环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要求,如果配合松动,同样会出现不同轴问题。这是对于集电环系统中转动部分的同轴问题要求,另一方面,集电环外表面还应与碳刷弧面节圆同样应为同轴关系,相对于集电环,碳刷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为了较好地保证集电环系统的运行功能,碳刷全部由恒力弹簧控制径向与集电环的接触,以两者配合截面大小验证两者的配合关系。如果随转子旋转的集电环存在不同轴问题,会影响到环面与碳刷的配合性能,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在一种集电环与转子表面同一基准下车削的工艺,即先行安装集电环,在车削转子表面时,统一以轴端面中心孔为基准,可以较好地保证集电环与转子主体的同轴度。
02风扇系统的同轴度控制要求
对于自扇冷电机,需要在电机主体以外增加风扇,且风扇随同电机转子旋转,风扇应与轴配合紧密,方可保证与轴的同轴度要求。按照目前风扇的生产组织模式,风扇本身的同轴度要求比较容易得到保证。
风扇系统对于电机的效率影响较大,因而不少的电机厂家对风罩进行了改进设计,因而风罩与风扇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小,为了保证电机运行过程中振动、噪声、温升等综合性能符合性,风罩与风扇物理空间对称性至关重要,从径向空间的控制角度,也涉及风扇外缘与风罩的同轴问题。
03其他附加装置的同轴度控制要求
随着控制系统与电机的不断融合,编码器、超速开关等控制元件逐步被应用到电机控制上,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电机的非轴伸端的轴端面增加一个小轴,小轴与附加装置进行再次的配合,因而两者之间也同样存在同轴度要求控制,缘于附加装置体积相对较小,与小轴的径向配合间隙尺寸相对较小,为了保证附加装置良好地运行,小轴与主轴的共轴问题必须解决好、与小轴配合的附加装置径向位置同样也必须控制好。
本文仅结合最为常见的附加装置进行了阐述,但不同的装置,同轴度要求的机理完全相同,要保证电机良好地运行,零件和部件各自的同轴度要求非常重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
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大中型交流电动机运行中,转子轴电压一旦形成回路,就会产生轴电流,是一种典型的低电压大电流模式。轴与轴瓦之间采用油润滑,电机轴承是压在油膜上的。由于轴电压幅值较低,油膜的绝缘一般是不会被击穿的。
无刷电机绕线机, 无刷电机行业定义与分类无刷电机行业定义无刷直流电动机是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来实现电子换向的,即用电子开关器件代替传统的接触式换向器和电刷。
电动机差动保护主要用于高压电网中的中大型电动机,反应电动机内部运行的质量状况,一般取电动机绕组首端和末端的运行电流值进行运算,达到规定阈值自动触发保护动作!
有刷电机是传统的电动机形式,定子是外壳,永磁铁;转子是中心线圈绕组和输出轴相连,电通过电刷进入到中心线圈组,产生磁场变化,与定子产生相互作用力,驱动旋转。
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也谈到过,电机起动过程中,较小的起动电流及较大的起动转矩是非常理想的状态,如何拿捏好这两个参数,始终是电机制造者和使用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我们在原来的推文中谈过电机的运行状态与转差率的关系,电磁制动状态下,旋转磁场转速为负值,转差率大于1,电磁转矩的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也就是在阻碍转子旋转,起制动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用的制动方式有反接制动、发电机制动和能耗制动三种。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大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大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