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绕组的槽满率多少比较适宜?与温升的关系多大?
2020-08-07 14:32:06 来源:电机技术日参
【哔哥哔特导读】封闭式低压电机定子铜线热量首先传导到铁心齿部,槽绝缘厚度和热导率、槽绝缘与铜线和铁心之间的传导热阻,对绕组温升影响很大。在前面文章中,我们谈到绝缘材料及空气的热传导性能相对较差。
电机绕组的槽满率一直是很多厂家热门的话题,从操作层面,槽满率越低,嵌线的工艺性要好一些,无论从电磁线进入线槽的工艺性还是整形工艺,都相对容易一些;但是从电机绕组散热的角度分析,槽满率较低时会严重影响电机绕组温升。
封闭式低压电机定子铜线热量首先传导到铁心齿部,槽绝缘厚度和热导率、槽绝缘与铜线和铁心之间的传导热阻,对绕组温升影响很大。在前面文章中,我们谈到绝缘材料及空气的热传导性能相对较差。
绕组浸烘过程,是通过绝缘漆最大可能的填充绕组内的空隙,再通过烘干过程使其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
如果电机绕组槽满率太低、浸漆质量不太好的情况下,绕组电磁线间、绝缘材料之间,以及它们与铁心之间的空隙、小孔,没有被导热性能较好的漆基充分填充,绕组温升就会升高。目前大多数生产厂家采用VPI真空压力漆浸工艺,可以有效改善绝缘漆的填充效果,但相对宽松的物理空间也很难保证漆基的有效固定。
对于高压电机线圈,如果云母带包扎不紧、热压固化时压缩量不够,或者线圈与铁芯槽之间的间隙较大,热量也不容易散出。在高压电机绕组的嵌线过程中,采取措施填充多余的间隙,对于电机的温升控制非常必要。
铁心与绕组的热量,有一部分或全部的热量是经过铁心与机座的接触面,由机座表面散失。铁心外圆与机座的配合公差及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同,可使封闭式电机的绕组温升出现较大的差异性。为保持适当的配合过盈,应严格控制机座内径公差、铁心外径公差和外圆整齐度。具有径向通风道电机,绕组直线部分的一部分热量,是经铁心散失在通风槽的冷却空气中。铁心叠压不紧、冲片漆膜太厚,都会使铁心的轴向热导率降低,绕组及铁心的温升略有增高。
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特别是绕组的绝缘处理环节,有的厂家做得很好,但也有的厂家在工艺过程控制上执行的较差,比如说VPI设备的密封效果不好,漆的粘度不符合、线圈包扎松乱等,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
从零部件加工控制的角度,特别是对于绕组、铁芯和机座,非常光滑的铁芯可以降低嵌线难度,这样绕组的槽满率就可以高一点;嵌线过程中,电磁线理顺后,槽内的无规则气孔也会少一些,有助于漆基的渗透,除此以外,浸烘过程中铁芯的预热及烘干过程控制对绝缘漆的保持效果也特别关键。
在此还要特别强调,槽满率除了对绕组温升的影响外,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影响,就是对于电机材料的利用率,相对适宜的槽满率可以有效提高有效材料的比例,降低电机的材料成本。
在全球工业4.0与智能制造浪潮下,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而作为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电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与挑战。
漆包线被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电感器、发电机、电磁铁、线圈等工作场合的绕组线。
当电机产业的发展按下“加速键”,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可能重塑行业格局。在追求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亟需一场行业盛会,汇聚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助力企业破局。
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对更高自动化水平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人形机器人的开发。
与传统伺服系统相比,人形机器人的伺服系统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尺寸和散热要求。本文介绍了GaN(氮化镓)技术在电机驱动器中的各种优势,并展示了GaN如何帮助解决人形机器人中伺服系统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工业 4.0 浪潮奔涌向前,智能制造加速变革的大趋势下,电机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 “心脏”,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步伐愈发关键。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