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机定子与转子绕组的检查和试验
2019-10-29 17:06:15 来源:电机技术日参
【哔哥哔特导读】(2)如果被试绕组的三相电流平衡,但同一外施电压下的电流与同型号相差士3%以上,则可能是绕组并联路数、极对数接错,或星形、三角形连接错误(这类错误则远大于士3%),或所用线圈匝数、节距与图纸不相符。
绕组是电机最为关键的部分,如果加工不当,会有致命性的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对于规范的电机生产厂家,会通过必要的仪器和工装对相关的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
对于绕组的检查,一方面是对于其外观的检查,另一方面则是电气质量符合性;对于这两项检查,分别在电机装配前和整机装配完成后进行。装配前的检查是在绕组完成接线后浸漆前进行,电机生产厂家习惯称之为电工半成品试验,对于外观的检查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对于电气性能的检查,不同的厂家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如:有的采用综合试验仪,有的采用电桥+匝间仪+耐压仪的方式,而有的则采用低电压测电流的方式。对于该类内容我们会择时与各位探讨和分享,今天我们只涉及外观及电气检查项目。
1绕组的外观检查
绕组散装后,端伸长度应一致,端伸高度须符合图纸要求,转子绕组端部及外扎箍的最高点必须比转子铁心外圆低2~5毫米,绕组对机座、转轴、挡风版等零件须保持一定的绝缘距离。联接线及引出线须绑扎牢靠,对冷却风路应无堵塞现象,各部绝缘应按规定衬好,槽楔应无松动或无高出槽口的部分,槽口绝缘应包好压在槽楔下,在出槽口处绝缘无破裂,所有绝缘材料应无松动及凸出现象,以免电机运行时受风吹发出响声(该类问题在电机的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对于纯手工操作的绕组,人的因素多一些,如果没有有效的测试和控制工具,只有在电机试验时去发现)。
浸漆后,漆膜光滑平整,没有皱纹、泡状和隆起的漆块,以手指按漆膜有弹性感,但没有细小裂纹,更没有未干的绝缘漆从漆膜破裂处涌出(该问题主要涉及浸漆和烘干过程,Ms.参也曾经遭遇过)。端部喷覆盖漆时,应覆盖完整,色泽一致。
2三相绕组电流平衡试验
三相交流绕组接线后,浸漆前,应进行三相电流平衡试验。以检查三相绕组的对称性。与测定绕组直流电阻相比,此项试验更易于发现绕组匝数或接线上的错误。如:被试绕组通入工频三相对称的低电压(通常取额定电压的3~10%),如果三相电流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上下偏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且数值与同型号规格的电机接近,则为合格。如三相电流不平衡,宜改换电源接头重测一次,分析是否电源接线有问题,然后记录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的数值,应注意绕组有无严重的匝间短路(线圈局部过热,甚至冒烟),并检查绕组接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采用该方式试验时,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判定:
(1)试验中,被试绕组及其铁心上不准放置磁性物品,以免一部分线圈电抗增大,人为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
(2)如果被试绕组的三相电流平衡,但同一外施电压下的电流与同型号相差士3%以上,则可能是绕组并联路数、极对数接错,或星形、三角形连接错误(这类错误则远大于士3%),或所用线圈匝数、节距与图纸不相符。
(3)为判别定子绕组三相电流不平衡的原因,通常先检查绕组的接线,各相绕组的首尾是否接错,各个线圈或极相组的极性是否反接,每极每相槽数是否相等或按一定规律分组;线圈是否有漏接、断线或焊接不良现象,以及一相绕组接到另一相的情况。接着检查绕组有无相间短路或两处对地绝缘击穿。
(4)为判断转子被绕组三相电流不平衡的原因,通常先检查有无并头套短接;接着检查三相绕组的联接是否接对(出线头位置是否正确,节距是否弯错),最后打开三相绕组中性点的联接线,检查有无相间短接或两处对地击穿。
(5)若转子绕组已解扎好,不易凭外观来检查绕组节距,可将三相绕组中的中性点联接松开,再用校灯(或万用表)查明各相绕组的并头套,如果每相的并头套数等于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且各极相组均匀分布在圆周上,则表明联接正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
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伺服电机如何凭借高精度控制与高响应速度,成为机器人精准执行复杂动作的核心。而即将举办的电机产业交流会,又将如何推动伺服电机与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
2024年,中国电机工业在复杂的经济与科技浪潮中艰难前行,但危机之中亦有曙光。站在行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把握市场新机遇?
同样是涡轮风扇,有着20万转电机和10000mAh电池配置的酷卡优为何采用多板架构、双层电控设计,甚至在锂电保护部分堆叠8颗MOS?本期Big-Bit将通过实拆酷卡优BL01,对比此前拆过的KICA,分析其元器件选型以及方案设计。
从BLDC电机驱动到GaN快充,再到48V热插拔保护方案,三大厂商近期集中推出多款高集成器件。针对终端系统对体积、效率与电压等级的多重需求,方案进一步向高度集成与平台化演进。
全球领先的连接和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 Qorvo® (纳斯达克代码:QRVO)近日宣布为其不断壮大的电源管理产品系列增添一款高度集成的无刷直流(BLDC)电机驱动器。
英飞凌带来紧凑型单通道隔离栅极驱动器;川土微电子发布集成DMOS的三相无刷电机驱动器;安世半导体推出符合AEC-Q100标准的12通道、40 V高边LED驱动器。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