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机绕组匝间故障原因及危害
2019-10-14 16:40:22 来源:电机技术日参
【哔哥哔特导读】匝间短路在刚开始时,可能只有两根导线因交叠处绝缘磨坏而接触。由于短路线匝内产生环流,使线圈迅速发热,进一步损坏邻近导线的绝缘,使短路的匝数不断增多、故障扩大。
电动机的电气故障包括匝间、相间和对地,相间和对地故障人为性的问题多一些,但匝间故障的原因则相对复杂,Ms.参今天就匝间故障的原因与危害与大家进行一个简单交流。
1匝间故障简单介绍
匝间短路在刚开始时,可能只有两根导线因交叠处绝缘磨坏而接触。由于短路线匝内产生环流,使线圈迅速发热,进一步损坏邻近导线的绝缘,使短路的匝数不断增多、故障扩大。短路匝数足够多时,会使熔断器烧断,甚至绕组烧焦冒烟。当三相绕组有一相发生匝间短路时,相当于该相绕组匝数减少,定子三相电流就不平衡。不平衡的三相电流使电动机振动,同时发出不正常的声音。电动机平均转矩显著下降,拖动负载时就显得无力。
电动机长期过载,使绝缘老化失去绝缘作用;嵌线时造成绝缘损坏;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造成绝缘击穿;端部和层间绝缘材料没热好或整形时损坏;端部连接线绝缘损坏;过电压或遭雷击使绝缘击穿:转子与定子绕组端部相互摩擦造成绝缘损坏;金属异物落入电动机内部和油污过多。相间短路的电机短路点会瞬间烧断融化,导致电机无法工作,匝间短路的电机会电流不正常,稍后冒烟甚至起火,烧毁至电机无法工作。
2为何会发生匝间故障?
电动机绕组的匝间接触面积与绕组的匝长基本相同。匝间绝缘往往是电磁线本身的绝缘或很薄的附加匝间绝缘,如薄膜或云母垫条等。匝间绝缘的介电强度远不如对地绝缘。此外,匝间绝缘在绕线、嵌线、拉形、复形、烘压等工序中都可能受到损伤。
电动机在运行中绕组绝缘承受工频电压、瞬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这些电压同时作用于对地绝缘和匝间绝缘上。
额定匝间工频电压仅几十伏,对匝间绝缘损伤少。损伤匝间绝缘的主要因素是各种过电压。过电压是一种非周期性的瞬态电压,称为冲击过电压,其峰值可高达额定电压的数十倍,波前时间可短至0.1微秒。在幅值升降的同时以一定速度进入到电机绕组。如果在波前时间内波前部分全部进入线圈第1匝内,则匝间绝缘承受到峰值电压,如果进入第1-~2匝内,则减为一半。一般认为,在高压电机中,由于导线排列整齐,冲击波的幅值均匀分布在绕组的第1只线圈各匝之间,匝间绝缘承受的冲击电压为幅值除以第1只线圈的匝数。在散嵌绕组中具有随机性。从第2只线圈开始,分布电容衰减的作用使幅值下降。因此,匝间绝缘是电机绝缘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匝间故障的短路匝在电动机内部,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短路匝自成回路,感应电动势就在这个电阻很小的闭合回路中产生很大的电流。该电流高达额定电流的若干倍,使短路匝的温度比其他匝高,时间一长,绝缘材料便老化、焦脆脱落,由匝间绝缘损坏开始,最终可能导致相间或对地绝缘的击穿,最终烧坏电动机。所以,要延长电动机的运行寿命,提高匝间绝缘的优良机电强度和工艺性能很有必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
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届展会论坛体系全面升级,覆盖电机全产业链核心议题,汇聚政府领导、院士专家、龙头企业高管,打造行业顶级思想交流平台,堪称 “含金量爆表” !
在电动工具等应用中,采用无传感器设计的方波驱动无刷直流电机或场定向控制(FOC)无刷交流电机均无需任何旋转角度传感器即可工作。
2025中国(秋季)电机产业链交流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超800位行业精英齐聚,共探电机驱动、伺服控制与智能汽车电机等有关半导体的前沿技术,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电机智造浪潮奔涌。10月24日,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秋季)即将启幕,美的、比亚迪、海信、松下电器、拓邦电机、富士康等整机品牌已确认参与。
上海贝岭自2018年战略布局工控和储能市场以来,持续深耕光伏储能、伺服变频、工业电源、BMS、电动工具、电动车等核心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半导体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