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2019-03-19 10:31:18 来源:电机技术日参
【哔哥哔特导读】脱离配套设备的电机是没有意义的,因而如何能将电机与设备合理、科学的关联是一个永久的话题,特别是节能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了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脱离配套设备的电机是没有意义的,因而如何能将电机与设备合理、科学的关联是一个永久的话题,特别是节能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了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电机控制系统分类
电机控制系统主要分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两大类。传统的电气传动系统一般指速度控制系统,广泛地应用于机械、矿山、治金、化工、纺织、造纸、水泥、交通等工业部门。对于位置控制(伺服)系统,目前国际上较多采用运动控制这一名称。
运动控制系统通过伺服驱动装置将给定指令变成期望的机构运动,一般功率较小,并有定位要求和频繁起制动的特点,在导航系统、雷达天线、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打印机、复印机、磁记录仪、磁盘驱动器、自动洗衣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机用量的占比格局
从十九世纪90年代初到二十世纪60年代末,电力工业的发展大体形成这样的格局,即几乎全部的电能由同步电机发出,60~70%的电能通过各种电机加以利用。
在电机用电中,交流电机占80%左右,其中大多数为异步电机直接拖动。在其余20%需要变速运行的高性能传动系统中,直流电机由于控制简单、调速平滑、性能良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直流电机结构上存在的机械换向器和电刷,使它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固有缺点,如造价偏高,维护困难,寿命短,单机容量和最高电压都受到一定限制等等。事实上,从20世纪30年代起,不少国家就开始进行无换向器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石油危机带来的电机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一场石油危机席卷全球,工业发达国家投人大量人力、财力研究节能措施。人们发现,占电机用电量一半以上的风机、泵类负载是靠阀门和挡板来调节流量或压力的,其拖动电机一般工作在恒速状态,从而造成了大量的电能浪费。如用改变电机转速的方法调节风量或流量,在压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可节电20~30%。在工业化国家、经济型交流电机调速装置已大量地使用在这类负载中,成为重要的节能手段。
同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性能的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也出现了,经过近十几年的不断努力,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成本还在下降。人们期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它将在几乎所有工业应用领域中取代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开发方向及应用
由于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种种突出优点,国外大学和公司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商品化的交流电机控制系统,我国也有许多单位在研究、开发和引进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技术、元器件和装备。为进一步提高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有关研究工作正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部分项目已达到较好的应用。
●采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控制技术;
●应用矢量控制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
●广泛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
●开发新型电机和无机械传感技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
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在全球工业4.0与智能制造浪潮下,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而作为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电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与挑战。
漆包线被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电感器、发电机、电磁铁、线圈等工作场合的绕组线。
当电机产业的发展按下“加速键”,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可能重塑行业格局。在追求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亟需一场行业盛会,汇聚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助力企业破局。
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对更高自动化水平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人形机器人的开发。
与传统伺服系统相比,人形机器人的伺服系统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尺寸和散热要求。本文介绍了GaN(氮化镓)技术在电机驱动器中的各种优势,并展示了GaN如何帮助解决人形机器人中伺服系统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工业 4.0 浪潮奔涌向前,智能制造加速变革的大趋势下,电机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 “心脏”,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步伐愈发关键。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