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物流5年市场规模翻20倍 流线型电机推动企业“速度之战”
2018-03-13 15:29:10 来源:哔哥哔特商务网 作者:魏倩
【哔哥哔特导读】自动化物流是发展趋势,过去5年市场规模翻20倍,传统的AGV已无法市场的发展需求,智能仓储机器人借势崛起。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全球销售额将增长10%。
自动化物流是发展趋势,过去5年市场规模翻20倍,传统的AGV已无法市场的发展需求,智能仓储机器人借势崛起。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全球销售额将增长10%。
日前,Genesis Robotics 公司设计出了一种极度纤薄的流线型电机,使物流机器人摆脱长久以来变速箱的束缚问题,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智能仓储机器人逐步取代传统AGV
2001年- 2014年,自动化物流系统市场规模从不足20亿元增长至400亿元,年复合增速25%。2020年,智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00亿元,行业增速保持15%。
可见,自动化物流是发展趋势,我国作为第一物流大国,传统的AGV已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发展需求,智能仓储机器人借势崛起,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涉足该领域。
AGV即“自动导引运输车”,属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范畴,以磁力线导航为主进行移动和动作,需要通过人工控制完成搬运工作,增加了仓库实施的难度。而智能仓储机器人,依托强大的后台系统,利用二维码、激光、SLAM等先进的导航方式,基本实现了完全无轨,无需人工干预动作。
所以同AGV相比,智能仓储机器人可提升50%的运输效率,受到众多企业的追捧,且有出现智能仓储机器人要逐步取代传统AGV的势头。
在智能仓储机器人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与天猫、顺丰、苏宁易购等知名企业合作的“机器人互联网+”公司——极智嘉Geek+,在2017年年底完成两轮融资,金额超6000万美元,用于加速物流机器人的迭代研发。阿里巴巴更是依托Geek+的智能物流机器人,正式进入日本物流市场。
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亚马逊,早在2012年就瞄准物流市场,曾斥资7.75亿美元收购仓储机器人公司Kiva systems。京东重金自建的“亚洲一号”,是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的应用更是中国智慧物流的名片,在著名的纪录片《大国重器2》亮相全球。
2018年2月28日,机器人创造者——德国机器人公司Magazino,融资2480万美元开发智能仓储抓取和运输机器人。
流线型电机推动企业“速度之战”
智能仓储机器人的实力加盟,预示着物流业的“速度之战“拉开了序幕,外媒调查显示,未来五年,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全球销售额将增长10%。
微电机是物流机器人的重要构成部件,决定机器人寿命与性能,而随着物流市场需求大盛,微电机同时也进入关键发展期。
日前,Genesis Robotics 公司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电机,在不需要变速箱的条件下,获得同等大小的输出功率和扭矩,从而实现为机器人供电。
该司CEO Mike Hilton 称:“从前,由于机器人电机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和扭矩来支持机器人的变速需求,因此需要搭载变速箱。这款机器人电机,摆脱了变速箱的束缚,是一个全新的设计。”
上图的流线型电机便是Genesis Robotics 公司设计的新品,通过使用磁性技术来放大输出功率,只有 2 厘米厚,可彼此相互层层堆叠以增加电力,拜托了变速箱,解决了机器人空间占用问题。
一个机器人手臂就需要需要若干个电机,Genesis Robotics 公司设计的这款纤薄的电机,不仅节省了空间,还强加了手臂的灵活性。业内人士称,若能将成本控制到普遍能接受的范围,那么这款机器人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哔哥哔特资讯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在即将于2025年4月15-1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机器人相关的技术也是展出热点,诸多半导体厂商都将展出他们先进、具有创新力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近日,深圳市机器人特种线缆行业协会联合40家单位召开人形机器人线缆标准启动会,直面技术脱节、国产替代等五大痛点。会上专家围绕动态可靠性测试、轻量化材料创新、连接器标准化等议题达成共识,为破解行业“无标可依”困局奠定基础,剑指全球市场话语权。
无线射频识别感应电感,主要应用于汽车门把手,机器人机械臂等领域;采用新的低压注塑成型工艺使产品提升对应用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40℃至+85℃)。
以肌肉为动力的机器人非常节能。它还可以执行跳高和快速运动,不需要复杂的传感器就可以检测障碍物,以及对障碍物产生反应。
2025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春季)成功举办,聚焦电机驱动、电控方案、伺服控制及机器人应用等热点话题,吸引众多产业链上下游知名企业与技术专家共聚一堂,深入探讨电机行业的创新方向与发展路径。
“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建设交流会”于2025年3月14日在深圳成功举办,传感器行业协会组织与汽车电子、机器人、智能终端等20余家应用端行业协会共同探讨传感器如何为智能产业更好赋能,更好打造传感生态圈。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