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哥哔特商务网 |资讯中心 |解决方案 登录 注册 |电子刊 |招聘/求职
您的位置:微电机世界网 >>独家报道 >>新闻

惊!数万企业逃离深圳或引危机 再不扶持电机企业也跑了

2017-08-10 16:32:50     来源:哔哥哔特商务网     作者:石云云    

【哔哥哔特导读】新闻越短,事情越大。“近期,有超过1.5万家企业迁出深圳”这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制造业和学界都在疯狂刷屏。很多人认为这是深圳淘汰低端制造业以优化产业结构,实则不然。

新闻越短,事情越大。“近期,有超过1.5万家企业迁出深圳”这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制造业和学界都在疯狂刷屏。很多人认为这是深圳淘汰低端制造业以优化产业结构,实则不然。而问题的解决,竟需要国家方面对包括电机企业在内的制造业进行扶持,才或可解决。

1.5万家企业迁出深圳

最近,深圳市政协低调发布了一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深圳实体经济重点调研报告》,调研组明确指出:深圳制造业外迁已成潮流。报告引述2016年时任深圳市长的一次讲话内容:“近期,有超过1.5万家企业迁出深圳。”

对于企业迁出,很多人以为是政府导向,将低端制造业剥离,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诚然,前几年由于深圳市政府主导开展的转移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外迁的企业大多是低端落后的制造型企业。

但是,深圳市政协的一份重点调研报告称,深圳大多数外迁的企业已经不再是低端落后的制造型企业,而是先进制造业,尤其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很多上下游配套的企业也随之迁走,这对深圳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如大疆科技2013年就在东莞买地;2014年中兴通讯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2015年比亚迪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2016年华为终端转移落户至东莞松山湖;富士康将众多生产线移到了郑州及内地诸多城市;欧菲光、兆驰股份、兴飞科技、海派通讯等企业,将生产线搬迁至江西南昌,建立了规模庞大的产业园区……

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外迁,引起了各方关于深圳产业空心化的隐忧。调研报告甚至指出:“深圳产业空心化危险迫在眉睫。”

在调研组看来,目前,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深圳外,这一过程自然会带来经济活力、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无疑也将造成深圳产业空心化危险。

产业空心化兹事体大

深圳的产业结构也在加速调整。目前第二产业增速持续下滑,而第三产业比重加速上升。据统计,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其中,2014年-2016年期间,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2016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突破六成。

对此,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认为:盲目追求第三产业的比重会影响城市竞争力,会造成产业空心化;深圳的定位是创新型城市,创新一定要有制造业的支撑,否则创新容易成为无本之木。

在产业空心化这方面,英国的例子就不得不提了。

19世纪中期,英国曾经依靠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使其经济发展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但随后,英国工业资本大举对海外投资,20世纪初,英国海外投资一度超过国内投资的规模,致使英国国内工业生产从 19世纪末期开始下降,技术进步速度明显放慢,最后被美国和德国超过,从“世界工厂”跌落为工业品进口国。从此以后的半个世纪内,金融方面的领先地位,也被纽约所取代,随后又被东京超过。

毕竟,制造业才是创造财富的行业,其他的都是行制造业创造的财富中通过自身协助制造业分享财富,没了制造业,服务业就无所依附。

当然,现在的美国正在重蹈英国的覆辙。过去40年里,美国工业就业规模急剧下降。所以,多年来,美国一直在喊的口号是,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更是以重振美国制造业、治疗产业空心化作为一重大政绩目标。

为避免困境 须给企业减负

为了避免城市产业空心化的情况出现,针对深圳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圳提出了多项解决建议:动减税降费,降低实体经济发展成本;保障载体空间;实施人才战略;扶持中小企业,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这是深圳市政协发动268名市、区政协委员,调研近半年后形成的成果。

深圳正在努力挽回制造业流失的局面,然而中国也或将出现产业空心化的境遇,资料显示,国内部分制造业投资正在流向美国。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到2015年,制造业已经超过金融业,成为中国在美直接投资的最主要的行业。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透露,2016年全年,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预计和2015年持平。相比于2015年6.4%的同比增速,去年中国吸引外资出现了明显的放缓。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都逐步将工厂搬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中国制造业衰弱的轨迹愈加明晰。

所以不只是深圳,国内其他地区也应该支持制造业的发展,为制造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随着近十年房价的飞涨,带动国内土地、房租、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再加上高税负,中国制造业步履维艰。电机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典型代表,日子也不好过。许多电机企业已经在二三线城市设置了新的工厂,甚至“举家搬迁”。

所以,降低税率、扶持中小企业、为企业提供工业用地等措施亟待实施。

其次是资金募集,越来越多的钱没有投入高端技术研发,而是流入房地产以及其他热门行业,对于想要摆脱低端进入高端化生产的企业来说,实乃转型路上的一大障碍。

此外,社会氛围也很重要。国内制造业一直被给人一种廉价、低端血汗工厂的印象,当下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流入制造行业,这对制造业的发展也是一种打击。

如前文所言,中国想要真正强大,必须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房地产泡沫变大 、社会风气愈加浮躁的时期,需要政府予以扶持,正如我们一直所呼唤的:“给企业减负、给企业家尊严、给实体经济活力”。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哔哥哔特资讯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 赞一个(
    0
    )
  • 踩一下(
    0
    )
分享到:
阅读延展
电机企业 制造业 新能源汽车
  • 瀚荃3亿智造总部淬火,珠三角连接器权力坐标生变

    瀚荃3亿智造总部淬火,珠三角连接器权力坐标生变

    在东莞“制造业当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电子元器件国产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7月15日,台湾连接器巨头瀚荃集团投资3亿元的华南智能制造总部项目于常平土塘村正式奠基。这一占地24.05亩的智造基地,将承载连接器设计-模具研发-自动化生产全链条闭环,成为珠三角千亿级电子制造产业链的关键拼图。

  • 七星飞行:一家近70年磁材企业的变革启示录

    七星飞行:一家近70年磁材企业的变革启示录

    从“一五计划”的火红岁月到智能化时代的崭新舞台,七星飞行在传承与创新之间不断探索,以三次关键转型为笔,绘就了一幅传统制造业焕新升级的壮丽画卷,为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示录。

  • 超声波焊接与传统压接的技术对比研究

    超声波焊接与传统压接的技术对比研究

    本文通过对比超声波焊接与传统压接技术的原理、工艺参数、接头性能及经济性,系统性分析超声波焊接在效率、能耗、材料适应性等方面的优势,并结合汽车、电子等行业案例验证其技术先进性,为制造业连接工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德州仪器人形机器人技术全景解析:系统级综合解决方案

    德州仪器人形机器人技术全景解析:系统级综合解决方案

    人形机器人正成为全球科技与制造业的下一个爆发点。

  • 人形机器人中的电机控制

    人形机器人中的电机控制

    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对更高自动化水平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人形机器人的开发。

  • 中国电子制造业行业盛会!电源难题有解了?

    中国电子制造业行业盛会!电源难题有解了?

    这场以“新质生产力硬核技术创新”为主题的行业盛会,汇聚了顶尖专家、知名企业与科研机构,围绕“高压大功率技术”和“48V供电系统”两大热门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将为行业人士解决哪些难题?

  • 软磁铁氧体材料呈现怎样的市场格局?

    软磁铁氧体材料呈现怎样的市场格局?

    AI、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终端领域全面拥抱高频化,高频软磁铁氧体材料已成为行业竞争焦点。在这一技术与资本密集的领域,竞争格局如何?头部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都有哪些动作?

  • 聚焦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动力电池、充换电服务|CPEEC&CPSSC 2025特设新能源汽车电子器件专区

    聚焦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动力电池、充换电服务|CPEEC&CPSSC 2025特设新能源汽车电子器件专区

    今年,CPEEC&CPSSC将继续发挥学术引领、产业融合的平台资源优势,策划设置多个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热点前沿主题,专区参展企业可通过大会报告、技术报告、工业报告、墙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在现场与国内外行业专家、企业高管、高校科研团队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交流,共寻合作机遇。

  • 深度解读:连接器产业的铜材替代之路

    深度解读:连接器产业的铜材替代之路

    铜价上涨趋势引发连接器行业成本危机,企业加速转向光导、铝材及复合材料。从新能源汽车到数据中心,一场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材料革命正重塑产业格局。技术突围能否破解铜材资源困局?替代与创新的博弈已拉开序幕。

  • 车载磁性材料宽温损耗困局如何攻克?

    车载磁性材料宽温损耗困局如何攻克?

    新能源汽车向高功率进阶,车载磁材正面临双重挑战:高频电磁干扰抑制瓶颈待破,宽温域损耗控制难题未解。如今,已有企业找到突破的密钥?

  • 三首两新名单,揭示磁性元件的应用场景未来

    三首两新名单,揭示磁性元件的应用场景未来

    江苏 “三首两新” 名单里的磁性元件,技术方向有啥讲究?新能源汽车、服务器、充储领域对它的需求有何不同?场景适配的关键全在里面。

  • 液冷超充与800V高压对决——2025快充连接器技术路线之争

    液冷超充与800V高压对决——2025快充连接器技术路线之争

    随着800V高压平台车型密集上市及超充桩建设加速,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步入“效率竞赛”新阶段。液冷超充与800V高压平台成为两大主流路线,前者以热管理革新破解大电流散热难题,后者以高压架构实现系统能效跃升。技术路线分化的背后,是企业对核心能力、成本控制与标准话语权.的全方位博弈。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Copyright Big-Bit © 1999-2013 All Right Reserved 哔哥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