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这种扫膛电机还是第一次见?
2018-12-10 11:48:37 来源:电机技术日参
【哔哥哔特导读】Ms.参认为,要从正常的电机中学习,真的是太难了,如果从故障电机的分析过程中去学习,还真是一条捷径,会涉及到任何一个可能的环节。
Ms.参认为,要从正常的电机中学习,真的是太难了,如果从故障电机的分析过程中去学习,还真是一条捷径,会涉及到任何一个可能的环节。今天我们分享一个扫膛故障案例,从这个案例可以发现电机加工工艺及操作过程一些不适宜性。
本案例涉及的是一台高压电机,该电机在叠频试验40分钟后发出一种类似摩擦的声音,反应敏捷的试验人员马上停机,拆解检查发现定子与转子均出现全周的擦痕,定子或转子原因的倾向性不明显,检查了所有的尺寸未发现异常。
进一步检查,在幅板轴的空腔内发现了一根长约30mm长的金属屑,故障的原因也基本有了眉目,循着这个思路,在定子扫膛的位置找到了已磨碎的金属屑,清理完成后二次装配,电机试验过程员再次出现异响,与上次声音相比,这次明显有了一种放电声音,该电机只能进行二次拆解。
拆解检查发现,另一个位置发生了实擦,转子全周有明显的痕迹,缘于第一次拆解检查的判断,在定子擦痕对应的位置发现了同样的金属钢屑,彻底清理并进行二次浸漆后电机试验未再发现异常。
从故障原因核查发生问题的根因,这个规格电机定转子铁芯带径向通风道,转子带内风扇,按照现行操作流程,固定内风扇的端孔在转子铁芯套到轴后进行。
经了解是为了打孔时方便定位选择了该办法,打孔过程中衍生出的钢屑很容易进入转子上的径向和轴向通道,而且后期清理比较困难,因为钢屑呈长短不一的螺旋状,很容易挂到某一个位置,电机运行时随机被甩出来,或是扫膛,或是对地,最终对电机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打内风扇固定孔的环节存在明显的质量隐患,如果是在套转子以前加工,也就不会存在这类质量隐患;如果按套轴后打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也不会发生该类问题。
事实证明,加工工艺不只是加工本身的问题,还必须兼顾由此可能影响的质量问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
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届展会论坛体系全面升级,覆盖电机全产业链核心议题,汇聚政府领导、院士专家、龙头企业高管,打造行业顶级思想交流平台,堪称 “含金量爆表” !
在电动工具等应用中,采用无传感器设计的方波驱动无刷直流电机或场定向控制(FOC)无刷交流电机均无需任何旋转角度传感器即可工作。
2025中国(秋季)电机产业链交流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超800位行业精英齐聚,共探电机驱动、伺服控制与智能汽车电机等有关半导体的前沿技术,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电机智造浪潮奔涌。10月24日,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秋季)即将启幕,美的、比亚迪、海信、松下电器、拓邦电机、富士康等整机品牌已确认参与。
上海贝岭自2018年战略布局工控和储能市场以来,持续深耕光伏储能、伺服变频、工业电源、BMS、电动工具、电动车等核心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半导体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